〔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由於嘉義市的細懸浮微粒(PM2.5)平均濃度過高,在103年全國排名敬陪末座,市府為此雷厲風行防污計畫,當中為鼓勵寺廟、信眾將購置紙錢的金額,改以白米替代紙錢,減少紙錢燃燒量和支持臺灣本土農業,自9月28日起,嘉義市環保局與12家寺廟合作推廣「以米代金」措施,並在大天宮五穀王廟設置「以米代金」,予以試辦和示範,同時也期盼民眾響應。
嘉義市環保局污染防治科長孫意惇指出,「以米代金」推廣活動,與嘉義市大天宮五穀王廟、城隍廟、九華山地藏庵、文財殿、朝天宮、南興宮、王靈宮、南恩禪寺、震安宮保生大帝、先天玉虛宮、福社宮及天后宮等12家寺廟合作辦理,民眾到上述12間寺廟拜拜,響應環保敬神措施,選擇以福氣平安米代替金紙敬拜,不但能獲得神明保佑,還能減少因為燃燒紙錢所產生烴化合物及氮氧化物的空氣污染物,愛護生活環境。
嘉義市環保局為提倡「以米代金,少燒金」理念,特別與大天宮(五穀王廟)合作設置全國第二部之自動販米機,其大天宮董事長方彫義表示推廣「以米代金,少燒金」,不僅降低燃燒紙錢造成之空氣污染,也有助推廣臺灣本土農業,符合奉祀三聖帝的神農聖帝,教民植五穀,庇祐萬民平安意涵,具推廣意義。
環保局局長林建宏表示,經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龍世俊研究員的研究也指出,寺廟燒金紙會造成懸浮微粒大增,經監測的瞬時濃度達43μg/m3,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PM2.5
24小時值(25μg/m3)的近兩倍,長期吸入還是有健康風險,所以若透過「以米代金」措施,少燒紙錢,不僅能提升空氣品質又可維護健康,請民眾多多支持及響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