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是否可想像得到,2百萬年前嘉義地區竟是一片湛藍的海洋,嘉義市立博物館從即日起至8月30日推出「漫步嘉義古淺海」特展,展出117件嘉義牛埔至觸口地區化石,其中有10件由嘉義素人化石玩家薛文吉、薛水順兄弟採得的臺灣特有種「臺灣第一蟹-薛氏化石蟹」,最為珍貴!
本次展覽由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教授陳昭男、嘉南藥理大學教授陳彥傑、嘉義高中老師劉宏二、新豐高中老師陳盈霖等4位地質專家共同策劃,展出117件由薛文吉、薛水順兄弟於嘉義牛埔至觸口地區所採集的化石,模擬描繪2百萬年前的嘉義海岸線,從深海、淺灘到陸地的生態環境。
2日的開幕式中,出席的嘉義市長涂醒哲邀請大家來看「台灣第一蟹」,從化石特展了解嘉義過去美麗的海底世界樣貌,涂市長說,暑假不必去海邊,來看牛埔-觸口化石特展,一起重回200萬年前的嘉義海底世界,同時他也感謝薛文吉、薛水順兄弟倆生前慨捐化石給嘉義市立博物館,他們採集的「台灣第一蟹-薛氏化石蟹」更是台灣特有種。
薛水順與薛文吉兩二兄弟撿石玩石,沒有顯赫學術背景,從門外漢變成化石專家。薛文吉更曾於民國92年大方將畢生珍藏的2千多件珍貴化石,捐贈給嘉義市政府,讓好東西留在嘉義,是催生市立博物館的重要推手之一。
文化局表示,薛氏兄弟民國69年在牛埔-觸口地區發現螃蟹化石,經鑑定為臺灣特有種,因而以其姓氏命名為「薛氏蟹化石」,包括有文吉鬼面蟹(Nobilum
wenchi)、文吉長臂蟹(Myra wenchii)以及水順輪轉蟹(Ixoides
shuishu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