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

藝常識─書法與文字

藝常識─書法筆法

藝常識─書法筆勢

藝常識─碑帖臨摹

藝常識─書法章法

藝常識─書法款識

 

嘉義縣/手語耕耘十四年 張榮興造福聽障者

造福聽障者的張榮興教授。

 

〔記者郭政隆/嘉義縣報導〕長期進行手語研究工作的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張榮興,不僅創建了「台灣手語地名及姓氏電子資料庫」,示範各處地名與姓氏的打法,讓中正成為全國最頂尖的手語研究機構,也設立「心靈『手』航」臉書社團,讓學習手語的民眾加入討論與瞭解正確打法。張教授十四年來默默耕耘手語研究,甚至出書分享他與聽障朋友間的「聾情覓意」,為特殊教育開闢一條新的康莊大道。

 

張榮興教授表示,過去有個聽障鄰居住在他家附近二十年,大家都知道他是誰,卻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進入中正大學語言所教書後,體會到社會對聾朋友的陌生,更別說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張教授發現聽障人士對台灣路名與特殊姓氏的手語打法,不是沒見過就是雞同鴨講,因此他蒐集且有系統的整理全台各地地名與姓氏手語打法,並建置全國唯一的「台灣手語地名及姓氏的電子資料庫」,開放民眾免費線上學習使用。

 

長達14年的手語研究過程,張教授說,手語為視覺語言,認知邏輯自然也和口語系統不同,要從手語的繁雜體系中找到認知概念的轉換,而不是將中文逐字翻譯成手語,因此每星期花很多時間與聾朋友溝通,一一確認聽障朋友能理解的概念和打法後,再拍攝成影片上傳到資料庫,可說是語言學研究的大工程,而手語詞彙也會汰舊換新,過時的詞彙會被淘汰,而隨著社會的演變,新詞彙也會不斷增加,如高鐵、捷運等就是新產生的手語詞彙。

 

張榮興教授還把他與聾朋友相處的經驗、故事、聾人的教育與語言和文化等化成文字,出版《聾情覓意:我所看見的聾人教育》一書,他感嘆的說,聾朋友因聽力障礙而造成生活上諸多的不便,社會應該用更多理解與正確的認知方法來關懷他們。

 

張榮興教授為了增進關心聾朋友的人及聾朋友彼此之間的手語經驗分享,設立「心靈『手』航」臉書社團,不定期分享手語打法,及提出聾人語言與文化相關議題,成員不乏有特教老師、手語翻譯員、聾朋友及其家人等,目前已超過1500人加入討論。同時,張教授也努力向西方取經,嘗試把國外有趣的手語研究引進國內,期待未來能更有內涵地呈現手語,讓台灣手語發展邁向新的里程碑。

刊載新聞媒體

NOWnews

華視新聞網

Yahoo雅虎新聞

台灣大哥大

Hi Net新聞
新浪新聞 e-News新聞 Hami+新聞 今日代誌新聞 JWTnews新聞
NewHub新聞 優仕網共產檔      

上傳日期:104.4.20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小農舍紅豆燒

嘉義市文雅街 (05)2775249

阿里山奮起湖雅琇山莊

嘉義縣竹崎鄉奮起湖159-1號 

(05)2561336 (3線) 傳真:(05)2562117

阿春牛肉麵

嘉義市延平街243號 

電話:0934-339817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 社服關懷〕 〔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 宗教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