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畫展以等比例高清輸出的品質,重現該博物館珍藏年畫中的近50幀精品。
〔記者郭政隆/嘉義縣報導〕俄羅斯國立宗教歷史博物館珍藏的「中國木版年畫」從未在華人世界展出,這次首度飄洋過海來台,在嘉義的中正大學公開展出,此展並由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獨家取得授權,以等比例高清輸出再現近50幀年畫,參展者將可一窺中國清末春節張貼的各種新春吉祥年畫及祭祀用紙馬,展覽自即日起至2月26日在中正大學圖書館三樓藝閣舉行,前來的參觀者可跟著二十世紀初旅中的俄國人阿理克回顧晚清民眾生活。
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在密切聯繫及積極爭取下,終於取得俄國國立宗教歷史博物館授權,以等比例高清輸出的品質,重現該博物館珍藏年畫中的近50幀精品,連畫面中的收藏印、鉛筆註記等細節都忠實呈現,而該次展覽是這批年畫第一次在華人世界展出,主題為過年時張貼的各種新春吉祥年畫及祭祀用的紙馬,透過年畫圖像將可體會清末一般大眾對幸福的想像及對新年的盼望。
歲末新春是重要的祭祀時期,畫展以過年前的祭灶拉開序幕,從在灶上貼上新的灶神圖,到為了答謝過去一年蒙受的神恩,在同一張紙上印出數十名神祗,方便民家歲末統一祭祀的「天地全神」類紙馬等。中正媽祖文化中心表示,新春年畫以門神為最大宗,包括張貼在雙扇門上的文、武門神,單扇門所貼的福祿壽三星、天官五子門神,及婦女閨房門上所貼、為祈子之祥的母子圖和天仙送子圖。而部分吉祥年畫則呈現祭灶、忙年、放鞭炮等景象,做為貼在牆面的新年應景。
此外,清末民家也張貼如春牛圖、月份牌等新年曆,列出未來一年的月份日數及節氣日期,媽祖文化中心指出,該次展出的年曆中,有幾張紀年為光緒三十五年,但光緒皇帝卒於三十四年十一月,由此可知是年畫作坊提早印製,來不及更改而售出的歷史見證,而民間俗傳正月初五迎財神,該次更展出許多敘事性質的財神圖,如各路財神鬥寶、財神送金銀財寶到人家,或天官財神在雲端賜下元寶、錢幣等,除了人物描繪,畫中還有各種吉祥圖案母題的裝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