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義縣報導〕中正大學一群傳播系的同學,日前參加由高雄市政府海洋局主辦的「港都本事」微電影競賽,藉由拍攝微電影「發村」,描繪討海人家庭裡父子間的細微互動及兒子透過蛙鳴聲對已逝父親的追憶,反映台灣社會普遍看似疏離,實則內斂深刻的父子情,因而勇奪冠軍。
中正大學傳播系黃仁禧注意到「港都本事」微電影競賽,為了讓民眾更瞭解高雄漁村文化,主辦單位要求須以高雄漁村為拍攝背景,但不限定拍攝風格與題材。因此,黃仁禧便找齊同為高雄人、中正傳播系學生的劉家萱、翁凱翊、蔡佳均組成「橫躺工作室」,以劇情片呈現對高雄漁村的想像。
「發村 Find
the beauty of the village」主要描述一個討海人的家庭,兒子與父親之間的情感。在一次意外中,兒子失去了父親,他憶起曾聽見大半年都在出海的父親對著門外蛙鳴聲感慨:「這種聲音在船上都聽不到」,因而透過錄音機錄下的蛙鳴聲追憶父親,發現自己其實對父親有著深刻的情感。翁凱翊說:「我們覺得台灣父子的關係通常看起來不會很親密,但如果仔細去觀察,會發現其實父子的感情都藏在那些微小的互動裡。」
翁凱翊回想起當初要開拍了卻遲遲找不到飾演父親的演員,幸好在四處拜託親戚下,終於在開拍前兩天找齊演員。又因光租用器材一天就要花掉1500元,為了節省成本,他們只得想辦法壓縮時間,在兩天內把影片拍完。
比賽期間,學生團隊也多次觀看其他參賽影片,「只要一看到其他參賽者拍得很棒,心裡就會想說這組很危險,可能會是對手!」當聽到自己是冠軍時,他們相當開心,許諾將捐出部分獎金回饋社會,未來也將繼續參加各式比賽,盡情展現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