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昭德/嘉義縣報導〕家住嘉義縣竹崎鄉的年約六十歲的陳哲仁先生改寫了「富有」的定義!靠著資源回收養家活口的他三年前開始資助賴索托的7歲女孩席瑪莎(Zimasa),並於今年初又加碼資助了馬拉威的男孩馬堤亞斯(Matias)。回想過往曾經歷失學和賭債纏身以及大病初癒的陳哲仁,他深知教育與健康對兒童未來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時期,因此希望能藉由過去發生在自己身上慘痛經驗,提醒自己現在是最有福氣以及最富有的人,每天要能知足常樂更要願意分享。雖然現在靠著資源回收收入有限,但陳先生用最節儉的方式開心度過每一天,透過每個月1400元資助兩個孩子,讓他們可以得到溫暖和關懷,他笑著說「能夠分享的感覺真好!一天只要省下不必要的支出多捐出二十幾塊錢,就好像又增加一個親人一樣!」。
陳哲仁先生從小因為家境不好,對於人情冷暖的感受特別深,就讀國小三年級時,他因為調皮不懂事而輟學,十多歲就跟著父親在菜市場學做賣魚的生意,其他攤販因為看他生意好又年紀輕,常常趁他爸爸不在時就拿垃圾丟他,讓他心裡很受傷,也因為有這層經歷,陳哲仁先生相信很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其實不只是物質生活的不足,在心靈上面也需要寄託,尤其是教育更是會深切地影響孩子的未來,「那時候因為輟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常常被其他人欺負。」陳哲仁先生也感嘆,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健康的重要,為了不想讓別人看不起,他每天凌晨一點就出門批發漁貨,工作超過13個小時又沒正常飲食,沒想到日積月累導致產生肝病的問題,「之前嚴重的時候甚至腹部有積水,但感謝神醫治了我!」靠著信仰和常保喜樂的心,現在的身體狀況已趨於穩定,附近的人知道他的情形,很多人都會主動提供回收資源給他,「現在其實輕鬆了很多!」陳哲仁笑著表示,信仰在他失意的時候成為心靈的依靠,而透過分享和盡其所能的奉獻,希望自己也會成為他資助的孩子心靈的依靠,現在每天他都會替席瑪莎(Zimasa)和馬堤亞斯(Matias)禱告,希望他們可以健康長大生活也能獲得改善。
「當初是經由教會獲得資助兒童的資訊,因為信仰教導我們要幫助別人和奉獻,所以我毫不猶豫響應展望會資助兒童計畫。」對於陳哲仁先生來說,能夠分享是非常喜悅的一件事情,以前的他對於金錢錙銖必較,從沒有想過要幫助別人,但是人生的起落和信仰讓他對於生命有了不同的看法,「以前做生意很拚命,但卻因為賭博輸了幾百萬,現在想想這些錢如果拿去幫助別人該有多好。」透過台灣世界展望會的分享,陳先生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連遮風避雨的地方都沒有,但自己有房子住,而每天不到50塊錢就能幫助兩個孩子有乾淨的飲水,接受教育,「我已經比那些孩子幸福很多。」陳先生表示自己幾年前回到小學唸補校彌補幼年輟學的缺憾,因為每天都準時、認真,老師甚至還讓他當班長,現在他的閱讀能力已經比以前進步很多,「教育真的很重要,我資助的賴索托小孩席瑪莎(Zimasa)說她現在都認真上學,因為長大要當醫生!我替她祈禱夢想可以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