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

藝常識─書法與文字

藝常識─書法筆法

藝常識─書法筆勢

藝常識─碑帖臨摹

藝常識─書法章法

藝常識─書法款識

 

嘉義市/獅展媚力 陳三火剪黏創作嘉義展出

陳三火講述多年創作過程。

 

〔記者郭政隆/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為推廣剪黏藝術,自129日至330日於嘉義市交趾陶館特展區,辦理「火獅-薪火相傳  獅展媚力」創意陶瓷敲擊剪黏邀請展,邀請到多次獲得國家級工藝獎項,96年榮獲文建會頒「台灣工藝之家」、99年獲頒「文化資產剪黏技藝保存者」陳三火創作展出,29日舉辦記者會,陳三火親臨現場講述多年創作過程。

 

剪黏是一項特殊的工藝,最早出現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廣東潮州汕頭,由於潮州是嶺南重要的陶瓷產地,擁有許多毀損、廢棄的陶瓷破片,因此當地泥水匠師利用這些破片重新剪黏用來裝飾美化建築,之後被引入台灣寺廟的修建。

 

剪黏藝術融合雕塑、陶藝、鑲嵌、造型、彩繪等多項的技法,以造型繪畫為基礎,加之鐵絲為骨、水泥為肉,塑出人物、鳥獸、花草造型,再以鉗子剪下碗片或彩瓷鑲嵌,技法獨樹一格。

 

文化局秘書林金龍表示,剪黏藝術與寺廟雕塑藝術淵源極深,大師們利用各種廢棄酒瓶、陶罐、花瓶,剪黏創作出各種神祇與人像,成為寺廟修復與裝飾的藝術品。陳三火老師以其「自然摔碎找尋元件」的獨門技法,將剪黏藝術提升至更高層次,本次展出的神祇、人像與生肖作品,就像是「變形金剛」般將舊素材變身為充滿力道的藝術作品,非常令人敬佩。

 

民國38年生於麻豆的剪黏大師陳三火,外號「火獅」,與其大哥李世逸學習寺廟剪黏技藝,在長兄的鞭策與督導下,奠定了扎實的剪黏根基,陳三火本著刻苦耐勞的毅力和不服輸的精神,南征北討走遍全台大小廟宇,遠從日本、香港、澎湖繞回台灣,都有陳三火的足跡與精巧作品。師承於洪坤福第四代傳人,為一脈相傳的台灣泉派剪黏,或稱台灣北派剪黏。

 

刊載新聞媒體

NOWnews

華視新聞網

Yahoo雅虎新聞

台灣大哥大

Hi Net新聞

MSN 新聞頻道

新浪新聞 數位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上傳日期:103.1.29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小農舍紅豆燒

嘉義市文雅街 (05)2775249

阿里山奮起湖雅琇山莊

嘉義縣竹崎鄉奮起湖159-1號 

(05)2561336 (3線) 傳真:(05)2562117

阿春牛肉麵

嘉義市延平街243號 

電話:0934-339817

神豬幫乾麵專賣店

新北市新店區安康路二段78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 社服關懷〕 〔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 宗教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