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

藝常識─書法與文字

藝常識─書法筆法

藝常識─書法筆勢

藝常識─碑帖臨摹

藝常識─書法章法

藝常識─書法款識

 

嘉義市/管不住的樂音 紀錄片發表

管不住的樂音紀錄片於文化局舉辦發表會。

警官翁啟榮的管樂家族演奏加勒比海海盜。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文化局自82年開始辦理的嘉義市管樂節,今年邁入第22屆,這個音樂節慶一開始是由民間熱愛管樂的人士與當時的文化中心一同促成;這群音樂愛好者對管樂的熱情與付出,被在地影像工作者吳平海拍成了「管不住的樂音」紀錄片;而這部在100年由文化局委託拍攝的紀錄片,在今年已經完成,並在23日上午於文化局舉辦發表記者會。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秘書林金龍表示,管樂就好比一輛不斷往前行駛的列車,紀錄片中三位嘉義市管樂團團員在不同時間點,以不同方式、不同層面協助推動了嘉義市的管樂發展。林秘書也強調,管樂節不應該只是為期10多天的節慶活動,而是更深刻的在地文化表現。文化局希望透過這支紀錄片,讓更多人關心音樂教育、關心管樂節、關心嘉義市的人文發展。

 

紀錄片導演吳平海表示,「管不住的樂音」描繪了三位嘉義市管樂團團員的故事,包括擔任嘉管行政總監,現職為計程車司機的馮朝君、現任嘉義縣警察局股長的低音號手翁啟榮和身兼嘉管團團長及長號手的南興國中校長陳建州。吳導演期盼用影像書寫城市的歷史,用常民角度,喚起民眾對嘉義這個城市的記憶以及對管樂文化的認同。

 

有著近三十年教學經驗,協助管樂節辦理了15屆的馮朝君,民國82年首屆管樂節,他就擔任5所學校管樂隊的指導老師,負責統籌策劃曲目,因民眾反應熱烈,隔年不僅成立嘉義市青少年聯合管樂團,也繼續辦理管樂節活動;而為了方便奔波各地指導不同管樂團的馮朝君,一直以計程車為業,他樂觀地表示,很享受計程車的職業,因為能夠接觸不同的客人,同時唯有此職業屬於絕對自由的行業。馮朝君秉持做自己認為快樂的事情,抱持著堅定的信念,不僅堅持他對管樂的熱愛,目前也致力於嘉義的管樂教育。

 

現任嘉義縣警察局股長的警官翁啟榮有個管樂家族,在今日記者會則是帶著全家一同上台做了一場精采的家庭合奏。他本身吹奏低音號,太太王怡文吹奏法國號、大女兒翁孟筠吹薩克斯風(北興國中一年級生),小女兒翁孟瑜吹奏單簧管(嘉義縣民雄福樂國小五年級生),堪稱管樂家族。

 

《管不住的樂音》紀錄片導演為在地影像工作者吳平海,片中紀錄三位嘉義市管樂團團員的故事,包括計程車司機馮朝君(嘉管團行政總監)、警官翁啟榮(低音號手,現任嘉義縣警察局股長)、南興國中校長陳建州(長號手,嘉管團團長)。民眾可以在Youtube看到《管不住的樂音》3分鐘菁華版影片,嘉義市的各級學校也都可以透過影片分享故事主角的管樂故事。

 

刊載新聞媒體

NOWnews

華視新聞網

Yahoo雅虎新聞

MSN 新聞頻道

台灣大哥大

Hi Net新聞

新浪新聞

     

上傳日期:102.5.23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小農舍紅豆燒

阿里山奮起湖雅琇山莊

政文堂筆墨莊

阿春牛肉麵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 社服關懷〕 〔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 宗教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