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就喜愛幻想、著迷冒險小說的梁鈞筌。 |
(記者孫慶璋、郭政隆/嘉義縣報導)就讀於中正台灣文學研究所碩班的梁鈞筌,日前參加國立台灣文學館舉辦的「台灣文學研究論文獎助」甄選,透過題目「新世界話語及其想像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中的漢文敘事為探討核心」,獲得全台僅錄取六位名額的論文獎助並抱走獎金八萬元。
梁鈞筌大學及碩士讀的都是他喜愛的台灣文學系,科班出身的他笑著說,雖然古典文學是他的最愛,但私底下,其實他也很愛看漫畫及小說,甚至曾嘗試創作。「這算是我在繁重的課業下,能讓自己放鬆的小興趣吧。」從小就喜愛幻想、著迷冒險小說的梁鈞筌表示,父母雙親皆是中文老師,兩個妹妹念的也是文學領域,說是「書香世家」一點也不為過。
公布得獎消息時,梁鈞筌同學驚訝的說,「不可思議,好幾次都想要放棄,本以為這次又跟前次一樣,只是去當砲灰。」原來這並不是他第一次投稿參加,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投稿光是想題目就讓他頭痛許久,最後終於選定以「日治時期」那個新舊交替、許多漢字與外來語共存而產生有趣對比與衝擊的時代。他說,「研究能如此標新立異又符合興趣,真的是非常具挑戰性。」他更說,幸好沒有半途而廢,受到評審的肯定,也倍感壓力,「怕論文寫出來不符得獎的光環」。
獲得該次論文獎助的梁鈞筌同學,他以「新世界」概念探討日治時期(1895-1945),漢人在面對新舊時代文化下的衝擊,並以當時所發生的冒險小說或革命事件作為具體的探討對象。梁鈞筌表示,「新世界」這個充滿摩登、美好想像的名詞,是幾經變更最後才固定下來,用來彰顯在那個時代混雜新舊的辯證特色。他認為,即使是堅持走傳統文化為職志的古典文人,也無法不被那充滿外來新奇的事物所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