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防子宮頸癌疫苗 正確名稱是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預防子宮頸癌疫苗 正確名稱是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記者陳允得/嘉義市報導〕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HPV,是一種會導致癌化的DNA病毒,持續性感染在女性會引起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等;因此在95年衛福部核准疫苗可以用來預防子宮頸癌,並於107年衛福部將其列為全國國中女生的公費疫苗,因此早期被俗稱為子宮頸疫苗,惟該疫苗在110年衛福部再增加核准其適應症增加可用於預防頭頸癌、肛門癌及復發率極高的生殖器疣-菜花。

 

感染HPV少數人可以靠自身的免疫系統自行清除獲得抗體但會重覆感染,加上男性沒有像女性可以透過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來早期發HPV相關癌前病變,因此打疫苗才是獲得防護的有效方法,嘉義市自112年起自編市府預算為嘉義市的國中男生施打九價HPV疫苗,希望除國家提供的公費疫苗保護女性青少年外,同時也能保護嘉義市男性的青少年,降低兩性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男女生應該在9-14歲未有性行為之前提早施打,全世界已有58個國家採取男女共同施打政策,嘉義市無論國中男生女生施打HPV疫苗前,衛生局均有衛教學生並徵得家長及學生同意,若家長或學生對疫苗若有疑慮均可以選擇不接種,並非強制接種;目前防治子宮頸癌可透過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及施打疫苗來預防,因此常將此疫苖俗稱為「子宮頸癌疫苗」,但它真正的名稱應為「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疫苗」。

 

衛生局國民健康科陳秀玲科長提醒指出,HPV疫苗和所有疫苗一樣,並非用於治療,不論男女皆須將「依醫囑施打HPV疫苗」、「安全性行為」以及「30歲以上女性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等三道防線守護好,才有助於遠離HPV的威脅,讓保護更完整。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焦點時報

奥丁丁

PChome新聞

JWTnews新聞 天天上新聞 蕃新聞 LIFE新聞網
台灣大哥大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2.12.25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