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運用AI輔助水質監控 中正大學與嘉縣政府合作 

 

運用AI輔助水質監控 中正大學與嘉縣政府合作 

〔記者林健昌/嘉義縣報導〕嘉義縣沿海地區養蚵產業發達,遠近馳名創造不少觀光經濟。而至今沿海區域曾發生些許海洋汙染事件,為確保污染事件不再發生,未來中正大學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與嘉義縣政府環保局合作,運用具有邊緣人工智慧(Edge-AI)技術以無人機輔助水質監控,讓水質監控的工程達到更便利與即時。

 

中正大學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博安表示,目前在河川等水域的水質目前並無自動化監控設施,未來預計能提供AI智能技術與無人機以及監控中心設計,輔助嘉義縣交通與環境檢測。而在環境檢測方面,主要項目分別為監控地方空氣品質如PM2.5及水質。

 

目前各縣市河川與水域的水質監測主要以人工方式採樣與分析,每個採集點每個月一次,如嘉義縣共有16個採集點,有些地點較難以到達,還需耗時兩三天才能完成所有採集,此外,採樣前,需準備相關儀器及前置工作,再到實地現場採樣或攜回採集的水,接續持續監控樣本變化如BODCOD等水質參數,約五天才能分析出結果。

 

熊博安說,除了減少採水的人力需求外,因應政府資料公開化,像是水中溶氧量(DO)、懸浮固體(SS)BODCODPH值等水質參數,都需要蒐集大量資料才能分析結果或進行永續評估及預測,單獨人力一一去檢測點蒐集資料相當辛苦,透過智慧無人機操作也能快速累積資料。  

 

為解決此問題,由熊博安率領團隊提出以智慧無人機攝影的方式進行水質監控,既省時、省力、安全,又不受時間限制,隨時進行監控,在尚未安裝自動化監控系統前,立即達到即時監控的效益。未來環保署已經著手補助各地方政府安裝自動化水質監控系統,但數量仍有限,仍需要人力或無人機的方式進行。

 

AI中心表示,未來前期會由無人機先去拍攝河川影像,捕捉完畫面並回傳資料庫,蒐集資料後先判斷水質資料是否與人工採樣水質相同,同時訓練無人機資料內的AI模型,後期等準確率提高到98%99%後,就可以直接由AI判斷水質的狀況好或壞。

 

AI中心提到,期望藉由智慧無人機技術,輔助地方政府進行資訊整合,雖然可預期未來水質監測將朝AI智能化,但還是需要人工了解水域的汙染來源,並做後續處置。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傳媒 奥丁丁

PChome新聞

JWTnews新聞 台灣大哥大 蕃新聞 LIFE新聞網
天天上新聞        

上傳日期:112.8.22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