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訊網新聞臺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多發性骨髓瘤痛到只能趴睡  75歲李男治療後當志工回饋社會

 

多發性骨髓瘤痛到只能趴睡  75歲李男治療後當志工回饋社會

〔記者吳玉芬/嘉義縣報導〕根據台灣的統計資料,多發性骨髓瘤平均每年約有600多例新發病人,病人常會因為相關症狀,求助多個科別就醫,最終獲得正確診斷。擔任職業駕駛的75歲李先生,7年前因疲累、骨頭酸痛、吃不下造成體重下降,在各診所陸續就醫,後來因胸口、背部劇烈疼痛,嚴重時甚至只能趴睡,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就醫檢查,在腫瘤中心多科醫療團隊合作診斷下,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治療後疾病控制良好,如今能自在生活,同時在社區擔任志工,持續發揮生命良能。

 

李先生分享表示,當時常常覺得胸口疼痛,脊椎很痠痛,都是自行服用止痛藥、擦消炎藥,到診所就醫也沒有找到病因,由於打噴嚏時非常疼痛,開車久坐也會疼痛,最後只能離職,直到於大林慈濟醫院就診檢查,才發現竟是脊椎長腫瘤。當時已經痛到只能趴睡,爬不起來,因此買了一張可以調整高度的躺椅,睡了快兩個月,後來經骨科醫師協助以骨水泥修補黑掉的脊椎,才能爬得起來。

 

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表示,李先生到胸腔內科就醫,發現脊椎腫瘤,轉診骨科透過核磁共振檢查,找出胸椎第十節病變,除安排切片及進行骨水泥治療,減緩疼痛外,並轉診血液腫瘤科,很快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第三期。

 

李思錦醫師指出,多發性骨髓瘤是體內生產抗體的漿細胞異常增生,產生單一的免疫球蛋白(M蛋白),異常累積而攻擊人體正常細胞,造成各種不適症狀,其症狀口訣為CRABC代表高血鈣,因為癌細胞侵犯骨頭,釋放鈣離子,使血中鈣離子變高,會出現便秘、疲累、意識改變等症狀;R代表腎臟功能變差,會出現水腫、排尿困難等;A代表貧血,病人會疲累、無力,無法專注;B代表骨頭痛,骨頭會酸痛甚至骨折。

 

李思錦醫師指出,早年多發性骨髓瘤是以化學治療為主,存活期約兩年左右,近年來藥物進步,加上健保給付新穎抗癌藥物,協助李先生申請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物與類固醇的三合一藥物治療,治療半年後疾病控制良好,因此建議他接受自體骨髓移植,以換取更長的存活期。李先生於民國1056月接受自體骨髓移植,從診斷疾病開始,至今已超過7年,高於多發性骨髓瘤病人約56年左右的平均存活期。

 

李先生很感謝李思錦醫師和醫療團隊救他一命,同時鼓勵病友們樂觀面對疾病,維持作息正常,多喝水、多運動,保持心情開朗,勇敢面對治療。李思錦醫師指出,罹患癌症並非想像中一定是不好的結局,只要勇敢面對疾病,其實可以改善存活期,且能讓生活品質回到正常。

 

多發性骨髓瘤好發年紀為6070歲,以男性為主,男女比例約6:4。李思錦醫師提醒,過去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常常要看過四至五個科別醫師,才獲得正確診斷,例如心臟科、胸腔科,泌尿科、腎臟科,最常見地是因骨頭痛看骨科,加上有些病人會覺得年紀大了疲累很正常,且其致病因子與抽菸、喝酒、吃檳榔或高血壓、糖尿病等無關,一般人容易掉以輕心,所以當發現自己身體狀況與之前不同,例如比較容易累、腳水腫、不明原因骨頭痠痛等,務必儘速就醫治療。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媒事看新聞

今傳媒 JWTnews新聞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2.3.30

本報導以今傳媒為主媒,新聞內容另外送至PChome新聞Hi Net新聞蕃薯藤台灣大哥大LIFE奥丁丁等新聞平台,由各新聞平台擇選刋登;上述新聞網站,請自行搜尋、查閱,謝謝!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