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告別梅雨季 做好防曬避免熱傷害

 

告別梅雨季 做好防曬避免熱傷害

〔記者呂明鴻/嘉義市報導〕氣候暖化,夏季氣溫屢創高溫,中暑事件頻傳,要如何避免呢? 中暑是”熱傷害”的一種症狀,還包括了如熱衰竭、熱痙攣。當人體不當地承受一定程度的悶熱時,身體會無法正常調節高溫及散熱,此時熱傷害就會發生,若身邊有人中暑怎麼辦?醫師表示,當發現有疑似熱傷害的患者,要即時補充水分、維持環境良好空氣流通或給予電扇吹拂、解開過多的衣物協助患者散熱、盡速離開高溫環境,若症狀持續,則需迅速就醫。

 

嘉基家醫科薛詩潓醫師表示,熱衰竭及熱痙攣屬於度較度輕的熱傷害,熱衰竭發生時會出現暈眩、頭痛、噁心、嘔吐、心跳加速、體溫升高、虛弱等症狀;若在過熱的環境下過度運動後,除了上述症狀外,同時合併有不自主的肌肉抽搐,即為熱痙攣;而“中暑”屬於重度的熱傷害,會出現體溫高於攝氏40度以上和意識改變如言行舉止異常、癲癇、昏迷等,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是死亡。

   

薛詩潓醫師指出,以下幾類族群是熱傷害的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年長者或5歲以下的兒童、肥胖者或身體質量指數(BMI)高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當下身體狀態較差者(睡眠不足、感冒、發燒、腹瀉、嘔吐等任何急性病症)、熱適應不良者(軍中新兵)、有服用抑制排汗之藥物或利尿劑或交感神經興奮劑、有慢性病(包括患有代謝疾病者,如甲狀腺亢進)、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有認知異常的身心障礙者或失智症患者,在高溫環境下更需格外小心。

 

薛詩潓醫師強調,當溫度及溼度高時,儘量避免在室外逗留或運動,若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需要做勞動或運動,切記要適度休息、補充較多的飲水量。活動量也要因應個人體能狀況,不可過度;在戶外時要穿著較寬鬆且透氣、顏色淺、易排汗之衣物,做好防曬措施如戴合適的遮陽帽或撐陽傘,或是戴著隨身小風扇,隨時留意所處環境的空氣流通度,避免過於悶熱。提醒民眾,即使是在室內環境也可能會有熱傷害的狀況發生喔!所以保持環境通風是很重要的。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民時新聞網

傳媒 News586
JWTnews新聞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11.6.17

本報導以News586傳媒為主媒,新聞內容另外送至PChome新聞1PChome新聞2Hi Net新聞1Hi Net新聞2新浪新聞嘀嘀看蕃薯藤台灣大哥大LIFE1LIFE2奥丁丁1奥丁丁2等新聞平台,由各新聞平台擇選刋登;上述新聞網站,請自行搜尋、查閱,謝謝!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