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嘉義車站微改造 減法美學回復古樸增內涵

 

嘉義車站微改造 減法美學回復古樸增內涵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嘉義車站是1930年代全台灣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構造的車站,在當時也被譽是為全島第一摩登的車站,臺鐵繼新竹車站美學改造後,再次攜手台灣設計研究院針對嘉義火車站進行微改造計畫,整體的嘉義火車站微改造,考量古蹟建築與嘉義新車站未來高架化,老建築未來再活利用前的過渡期間,以強化既有空間可行與優化服務設施,透過設計讓老建築特質重現,並具備適度的當代氣度,讓建築外觀、指標系統、售票大廳、候車大廳及第一月台,以微微清新的歷史建築面貌,再次將旅客從城與火車間連結,回復古樸及美麗的古蹟立面本質,重現嘉義車站微微清新的歷史建築面貌。

 

陳淑慧副市長7/29日出席成果發表會時表示,火車站的整體形象需要內外一併改善,所以市府團隊配合嘉義車站微改造計畫,考量未來鐵高新車站及古蹟再利用前的過渡期間,在站前也著手進行站前廣場的改善,透過加入光環境工程暖色調的燈光,點亮嘉義火車站這座低調優雅的古蹟,與一旁嘉義市立美術館相互呼應,讓城市的美由內而外、從市中心的點開始向外發散。

 

嘉義市政府過去對於站前廣場人行空間提升及景觀改造不遺餘力,爭取中央640萬元及自籌960萬元經費進行廣場與車站的介面整頓、夜間光環境營造,逐步讓嘉義古蹟車站重現,也開啟了車站的美學改造,回顧嘉義車站的改造歷程,市府與台鐵局合作,依照空間系統、設施系統及服務優化三大面向來設計,美化老舊車站的現況,期待透過各方齊心努力,重現嘉義古蹟車站風華。

 

臺鐵局表示,在今年農曆新年前,第二階段候車大廳的改造局部完成,保留車站門窗、天花、牆面、地磚等,強化空間向度並將現有服務性設施整合集中於並將現有服務性設施整合集中於候車大廳中央;改造計畫主要係優化旅運服務與古蹟空間特質的面向,開始進行車站大廳改造,主體設計透過環形的燈帶系統,以光線強化梳理後的大廳空間,讓上方挑空的氣度與天花、高窗等建築元素及空間層次再次彰顯,燈帶並也成為指標系統,銜接城市、月台、候車的大廳,給予民眾更明確簡單且清晰的指引性,透過優化與與整體一致性的設計,改善燈帶下方的售票及車站服務等相關資訊。

 

臺鐵局指出,另自動售票與空調系統等車站設施,整合售票、服務櫃台,讓服務設施更加整體完善與便民,此外新增的環形系統考量過往老建築不斷四處增加管線的使用,也成為未來增加機電的管道空間,便利日後站體的的維修保養與機電增築的容量。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民時新聞網

傳媒

焦點時報

嘀嘀看1

Hi Net新聞1 蕃新聞1 台灣大哥大1 LIFE新聞網1

嘀嘀看2

Hi Net新聞2 蕃新聞2 台灣大哥大2 LIFE新聞網2

嘀嘀看3

Hi Net新聞3 蕃新聞3 台灣大哥大3 LIFE新聞網3

PChome新聞1

Hi Net新聞4 蕃新聞4 台灣大哥大4 LIFE新聞網4

PChome新聞2

新浪新聞1 奥丁丁1 News586 LINE Today

PChome新聞3

新浪新聞2 奥丁丁2 JWTnews新聞 觀傳媒
Facebook臉書 新浪新聞3 奥丁丁3    

上傳日期:111.7.29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