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保護百年福康安紀功碑 嘉義公園啟用AI智慧影像保存監測系統

 

百年福康安紀功碑微傾 嘉義公園啟用AI智慧影像保存監測系統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台灣於清乾隆51年(西元1786年)發生林爽文事變,乾隆皇帝於隔年派福康安率領大軍渡海平叛後,清廷在廈門御製10座紀功石碑,並將其中一座滿漢文合刻的福康安紀功碑立於嘉義公園,由於嘉義地震頻繁,再加環境、氣候影響,歷經220年歲月的「清高宗敕建福康安等功臣生祠碑記」石碑,已微有左傾之徵向,為保護這百年文化資產,嘉義市政府協同雲科大智慧辨識產業服務中心,建置戶外AI智慧古物監測保存系統,並於11/24日正式啟動,未來可透過監視器,定期將古物的劣化狀況進行影像自動辨識、並監測回傳古物之表面損壞及傾斜狀況或變形紀錄,達到全方位的保存監測。

 

嘉義市政府建設處羅資政副處長表示,清高宗敕建福康安等功臣生祠碑記是國家文化資產一般古物,具有珍貴及稀有性,其源自乾隆五十二年(1878),該乾隆御碑,為乾隆皇帝親筆御字文,是臺灣唯一與臺南市一式兩份的御碑,嘉義因林爽文事件守城有功,將「諸羅」改成「嘉義」,與史實有密切關係,其碑文與文采意義非凡,以科技來保護監測嘉義重要的史蹟之一,將是一大突破。

 

啟動儀式上,雲科大智慧辨識產業服務中心主任張傳育教授強調,全世界對於文化資產的保護都十分重視,由該中心曾永寬教授、張慶龍教授、洪崇文教授及王文楓教授開發的智慧監測系統,已應用於全台國家級重要的廟宇、文物、古物及藝術品,成效良好,本次協助嘉義市政府設置此戶外古物監測系統,除了即時偵測環境、監測古物的保存狀況外,也兼俱防破壞及防盗功能,因為戶外環境風吹日曬雨淋、加上動植物及人為等影響要因非常多,透過AI辨識技術來監測古物,在發生異常時自動通知維護人員,將能協助古物的延綿歷史發展,並減少維護的人力支出。

 

曾永寬教授及洪崇文教授表示,這是第一座戶外AI智慧影像監測系統,相較於室內AI智慧影像監測系統,受外在環境因素,如太陽光變化、雲朵飄過、落葉落下等,都會影響數據;同時對影像偵測也是一門重要課題,在長期資料累積,不僅對研究有幫助,更是透過人文與科學的結合,在AI數據的判斷下,共同守護百年歷史文化。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民時新聞網

傳媒

焦點時報

嘀嘀看1

Hi Net新聞1 蕃新聞1 台灣大哥大1 新浪新聞1

嘀嘀看2

Hi Net新聞2 蕃新聞2 台灣大哥大2 新浪新聞2

嘀嘀看3

Hi Net新聞3 蕃新聞3 台灣大哥大3 新浪新聞3

PChome新聞1

Hi Net新聞4 蕃新聞4 台灣大哥大4 LINE Today

PChome新聞2

LIFE新聞網1 奥丁丁1 News586 觀傳媒
Facebook臉書 LIFE新聞網2 奥丁丁2 JWTnews新聞  

上傳日期:110.11.24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