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冰封重生 腦損病人低溫療法獲新生

 

冰封重生 腦損病人低溫療法獲新生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在電影「美國隊長」中,曾敘述用冷凍技術,讓人存活到下一世代,這些雖是科幻,但嘉義基督教醫院卻用低溫治療,拯救一名因急性心肌梗塞合併嚴重心因性休克,到院前心跳停止,,13分鐘急救復甦後恢復脈博,但仍昏迷的病患,經精準的中心體溫監測、控制降溫及回溫,並在醫療團隊照護下,該名病患已順利康復出院返家,並重回職場。

 

嘉基醫療團隊指出,低溫治療的主要目的在保護腦部,減緩或停止腦部損傷,將病患的中樞體溫降低至32-34℃,並持續24小時,體溫每下降一度,腦部的氧氣代謝率就減少68%,降低大腦缺氧炎症反應、腦水腫及腦壓,同時下降全身代謝速率和氧氣消耗量。

 

嘉基心臟內科重症加護病房吳濬宇醫師表示,「心跳復甦後6小時」是黃金治療時間,年齡符合1880歲的適用範圍,昏迷指數小於8分,無法遵循口頭指令,無禁忌症的病人,心跳停止經急救復甦後的黃金6小時內施行低溫療法;溫度控制及密切的醫療監控及照護,且每隔半小時就要分別進行不同項目的評估,並需密切抽血並依照病人狀況調整溫控及鎮靜用藥,以達到保護腦細胞的目的,24小時低溫後,以每小時上升0.25度的速度,直到體溫恢復到36℃為止。

 

吳濬宇醫師說,心跳停止時,經急救復甦後仍昏迷的病人,因缺氧腦病變使腦神經元壞死而產生急救後神經損傷,大多數腦部已存留有永久性傷害,2015年美國心臟協會發表、歐洲復甦委員會及國際復甦術聯合委員會發表證實低溫療法能提高存活率及甦醒機會,改善其神經學預後,故列入心跳停止經急救後復甦仍昏迷的標準治療指引。

 

吳濬宇醫師強調,低溫療法並非適合所有病人,如中樞體溫低於32℃、嚴重休克、嚴重凝血功能異常或大出血、無法終止的致命性心律不整、罹患失智症或心跳停止前已長期無意識、嚴重創傷、懷孕或疾病末期的病人,都不適用此治療方式。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PChome新聞

Hi Net新聞

新浪新聞

嘀嘀看

蕃新聞1

PChome新聞1

Hi Net新聞1 新浪新聞1

嘀嘀看1

蕃新聞2

PChome新聞2

Hi Net新聞2 新浪新聞2

嘀嘀看2

民時新聞
JWTnews新聞 Facebook臉書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時報

今日NOWnews

Yahoo雅虎新聞

LINE Today MSN 新聞頻道

焦點傳媒

LIFE新聞網1 LIFE新聞網2 台灣大哥大1 台灣大哥大2  

上傳日期:109.11.11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追尋失智的春天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