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思覺失調患者拒就醫 醫師教如何尋求協助

 

思覺失調患者拒就醫 醫師教如何尋求協助

〔記者郭政隆/嘉義縣報導〕不願規則就醫又沒病識感的思調失調症患者,家屬該如何尋求協助? 一位現年約40歲的思覺失調症患者,20歲即開始出現精神症狀,後來因離婚症狀更為嚴重,曾因而住院3個月返家,但因她無病識感,不規則服藥,後續陸續出現在房內撒米餵食小鳥、揚言燒房子等異常行為,甚會攻擊家人,家人因害怕及擔心她狀況,故而透過警消強制送至臺中榮總灣橋分院住院治療。

 

許多失調思調症患者因擔心社會大眾的異樣眼光,有症狀時不敢就醫,或無病識感,未固定服藥,致出現有幻聽、幻覺或有暴力行為出現,影響患者健康及工作外,對其家庭及社區也產生困擾及擔憂;臺中榮總嘉義暨灣橋分院精神科蔡宏明主任建議民眾,可藉由觀察親友日常生活、情緒是否有明顯轉變,例如自言自語、偏執思考、無法好好吃飯、無法入睡或無法與人溝通互動,就可能需要就醫。

 

蔡宏明主任表示,當遇到患者抗拒就醫時,家屬亦可透過病人的「困擾」作為引線,而不直接以精神症狀作為就醫主因,說服其就醫,若患者無病識,且出現自傷傷人行為或有自傷傷人的危險,建議可請告知衛生所公衛護理師協助;若病人有緊急送醫的需求,可直接請警察機關協同消防機關護送病人至醫院接受評估,若經醫師有全日住院需要,但病人拒絕且不願意配合,醫師會依法向衛生福利部申請強制住院,由相關單位評估強制病人是否符合強制住院,強制住院的申請過程需要家屬更多的協助與支持。

 

蔡主任指出,若有患者如個案一樣,因為無病識感而於出院後不願意規則服藥導致病情惡化,或持續不肯至醫院回診就醫,造成家人極大困擾與壓力,建議患者家屬,為讓患者可持續就醫治療,可視病人情形向醫院申請居家治療,經健保署同意後,醫護團隊每月至案家追蹤評估及治療,或施打長效針,讓病患若出現未規則服藥時,又不肯至醫院診療時,體內尚有長效針的治療藥物效果存在,病情不會惡化而無法控制。

 

蔡宏明以上述之案為例說明,患者接受長效針劑治療後,精神狀況日趨穩定出院,並銜接灣橋分院精神居家照護治療,由醫師及護理師每月到家裡家庭訪視診療,固定施打長效針劑治療,並依病情開藥,目前患者病情穩定,一家和樂,患者家人感謝醫院精神居家團隊,透過每月居家到宅追踨及醫療,讓原本黑白人生變成彩色的。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若連結不到新聞刊載平台,敬請改以新聞標題搜尋

今日NOWnews

Yahoo雅虎新聞

Hi Net新聞

新浪新聞

PChome新聞

LINE Today MSN 新聞頻道

嘀嘀看

台灣焦點

HealthDig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民時新聞網

焦點傳媒

JWTnews新聞 Facebook臉書      

上傳日期:109.6.2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