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Join  the  World  Together  news

 

〔政治經濟〕〔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社服關懷〕〔休閒 運動〕〔醫療保健〕〔宗教民俗〕

食品注重保鮮 避免引發冰箱性腹瀉

 

食品注重保鮮 避免引發冰箱性腹瀉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不浪費食物,是國人的傳統美德,但食材未適當保鮮、保存,就會引起急性腹瀉等問題,特別是春節過後,因腹瀉問題至醫院急診就醫病人變多了,臺中榮總嘉義分院急診室陳璿羽醫師發現,病患年齡層多集中於年輕族群及年紀較大的長者二類,進一步發現二者造成腹瀉的原因大不同,年輕人多是因缺乏良好衛生習慣,未洗手即吃食物,致感染諾羅病毒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而年長者則多因節儉不浪費食物,重複加熱菜餚或烹煮冰凍已久的食材,引發「冰箱性腹瀉」等問題。

 

嘉義榮院內科部主任,同時也是肝膽腸胃專科醫師彭彥鈞表示,腹瀉可以分為急性跟慢性兩種,急性腹瀉大約發生在2-3週內;慢性腹瀉會超過3週,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種,門診患者常見是因食物重複加熱食用,或食材未適當保鮮、保存,而引起急性腹瀉問題;而慢性腹瀉因症狀非急性,民眾時常會忽略,而實務上發現許多的慢性腹瀉可能跟大腸病變有關,平日應注意個人排便習慣是否改變,如果有出現腹痛、血便、體重持續下降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做更精細的糞便篩檢,避免大腸癌的發生。。

 

彭彥鈞主任提醒指出,許多患者因擔心持續腹瀉一直跑廁所,所以不吃不喝,反而造成脫水而需就醫住院治療,腹瀉患者除了多休息外,仍應該注意適量飲食及補充水分、電解質,以避免脫水情形發生,許多患者於腹瀉時會飲用運動飲料,來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但運動飲料是要讓大量流汗者能迅速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運動飲料內容物通常以單糖和電解質為主,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要特別注意血糖問題,有時單糖反而會加重腹瀉症狀;另人體細胞內外有很多的水份和溶質組成溶液,此溶液對細胞膜產生的壓力為「滲透壓」,滲透壓會影響水分進出人體細胞的方向,在細胞內外液的滲透壓相同下,較容易為人體細胞吸收水份,若高糖的運動飲料反而不利身體吸收水份,其實溫開水即是最佳補充水分來源,若要飲用運動飲料建議成人對半稀釋飲用,而腹瀉的孩童仍建議買電解水飲用為佳。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若連結不到新聞刊載平台,敬請改以新聞標題搜尋

今日NOWnews

Yahoo雅虎新聞

Hi Net新聞

新浪新聞

PChome新聞

數位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民時新聞網

焦點傳媒

JWTnews新聞 Facebook臉書 嘀嘀看 MSN 新聞頻道  

上傳日期:109.2.21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運動〕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嘉義城隍廟新春祈福活動

艾樂根烘焙精品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