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嘉驛一起來 後驛社區文化活絡計畫成果發表 

 

(記者張家驤/嘉義市報導)嘉義市西區後驛社區發展協會於1061117日(五)下午1430分至17時,假該社區醬菜工廠—將才工坊(竹文街及後驛街交叉路口)舉辦「嘉驛一起來—嘉義市後驛社區文化活絡計畫」成果發表活動。

 

該活動首先由該協會計畫專員 陳維生介紹發表成果,再由後驛檜木陶笛隊開場表演,在 陳專員引言下後驛里里長陳其生、文化局藝文推廣科科長李兆隆、嘉義市市議員蔡文旭分別致詞。接續的是系列短講活動:發展的迷思—談鐵路高架化對後驛社區的影響(翻轉嘉義工作隊林詩涵)。在博愛社區大學的舞蹈表演及大合照後,大眾享用由社區提供的點心。後段時間則由博愛社區大學的蕭英偉主任闡述社區大學的在地理想與困境。

 

本次活動計畫獲文化局補助,舉辦人才培力課程 「檜木陶笛工作坊」、「木工實作工作坊」,增進後驛社區自主永續發展的機會;進行社區人文調查深入整理社區居民與社區地景變化連動的生活記憶;也至高雄哈瑪星社區參訪,了解哈瑪星社區適應產業變遷的方式。

 

 後驛社區表示,位於嘉義市鐵路西側,周遭環境未來將面臨鐵路高架化的工程建設,勢必影響後驛社區居民的生活,協會為加強與其他社群的連結,共同促使後驛社區多方位的發展,以整備社區資源,累積更多動能,面對未來可能遭遇的各種境況。今年,後驛社區與翻轉嘉義工作隊合作,持續累積文化資源調查資料庫,擁有更加完整的社區形象,並與台灣田野學校及博愛社大共同努力,將社區既有閒置建築「醬菜工廠」活化,在內部規劃課程及活動,供社區民眾參與。

 

 文化局表示,今年度亦補助社區辦理《橋下騷動》社區報,呈現人文歷史調查成果,本次主題以社區女性受訪者的個人視角出發,敘述他們在社區生活的歷史記憶。本期社區報將這些故事,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搭配社區生活路徑地圖,呈現受訪者的生活經驗與宗教信仰。我們期待能重新呈現過去鮮少被記錄在社區史中的女性生命故事,讓社區的女性角色得以被看見。無論未來後驛社區的樣貌將如何演變,生活歷史調查、社區培力及各方資源整合,皆是後驛社區努力的重點。

 

 刊載新聞媒體

JWTnews新聞

數位台灣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民時新聞網

上傳日期:106.11.17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 社服關懷〕 〔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 宗教民俗〕

廚餘回收來養豬  循環利用又惜福

廚餘回收來養豬  循環利用又惜福

小農舍紅豆燒

嘉義市文雅街 (05)2775249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