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南華大學推動高齡化農村再造計畫 

 

〔記者劉蔚龍/嘉義縣報導〕南華大學連續三年獲「大專校院推動以社區為基礎的服務學習創新方案」補助,秉持「傳承•創新•再生」之精神帶領學生走入社區服務學習,並為高齡化農村進行改造計畫。三年來分別以上林、義和及明和等三個社區作為創新服務學習實踐的場域,並結合校內教師與校外業師的專業、統整企業或社會企業的資源,帶領學生深入社區服務、啟發創意,1115日特別邀集三個社區一同辦理成果展,藉以展現出學校與在地資源連結的成果。

 

南華大學舉辦高齡化農村再造計畫成果展,由林聰明校長主持,行政副校長林辰璋、學務長尤惠貞、總務長謝鎮財、圖書館黃素霞館長、資訊中心廖怡欽、通識中心主任林俊宏等多位一級主管皆出席活動,大林鎮民代表會江進發秘書、簡桐銘代表及社區媽媽們也都到場共襄盛舉。當天現在特別設置展示攤位,讓大家品嚐傳統的九重炊及利用梔子所製作的相關產品,以及魚菜共生的模式設計,展現學生深入社區服務學習的成果。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表示,透過此次計畫,師生分別深入大林鎮三個社區,以「傳承、創新、再生」作為核心主軸,透過系列活動協助社區保有原有的傳統,並因應社會需求轉型創新,讓在地產業活絡復甦,進而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效益。該計畫除了規劃通識課程,亦結合服務學習,讓更多的同學有機會走入社區,認識在地的傳統文化,並能運用自己所學專長協助社區的進步與發展。

 

該校行政副校長林辰璋也是該計畫主持人指出,此計畫自104年即與上林社區合作「幸福的梔味」,由服務學習的種子教師,帶領全校對於社區有興趣的志工同學走入社區,並且盤點社區現有資源,再經由創新服務學習的架構帶領志工同學傳承梔子染布的設計與製作,體驗梔子相關產品的包裝設計與製作;105年與義和社區合作「搶救九重炊」計畫,並在社區媽媽的指導下製作九重炊,同學們更突破社區傳統製作的方式,重新以創新的方法製作,並以科學的方法記錄食材種類、調配比率與時間長短,且全程以數位與文字記錄製作過程;今(106)年與明和社區合作「魚菜共生∼老人食堂樂活趣」計畫,以「魚菜共生」為主題,規劃樂齡長者的服務學習設計,讓學生志工發揮創意,開發樂齡環保益智玩具的教材與課程與開發樂齡遊戲的教材與課程,讓樂齡長者在食堂裡更快樂,生活得更有意義。

 

大林鎮民代表會秘書江進發表示,南華大學是在地的最高學府,如同一座寶山,其資源猶如社區的寶藏,長期以來南華與社區合作無間,也為傳統農村帶來嶄新的面貌。很感謝南華大學師生為大林的努力,非常期待未來能有更深入的合作,攜手為地方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刊載新聞媒體

JWTnews新聞

數位台灣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民時新聞網

上傳日期:106.11.16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 社服關懷〕 〔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 宗教民俗〕

廚餘回收來養豬  循環利用又惜福

廚餘回收來養豬  循環利用又惜福

小農舍紅豆燒

嘉義市文雅街 (05)2775249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