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南華大學登場 

 

〔記者吳宗義/嘉義縣報導〕為推動全球佛教高等教育攜手向前,共創優質教育平台,佛光山系統大學舉辦國際性的「2017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113日在佛光山登場,共有來自歐、美、亞、澳等四大洲16個國家地區、40餘所知名大學的校長代表齊聚一堂,從大學的治理、國際交流、宗教精神與大學發展、品德教育、佛教思想及人才培養等多個議題展開討論,期望提升佛教大學學術地位、交流佛教辦學經驗,促進未來的合作發展。為期一周的論壇第四場於115日移師嘉義南華大學登場, 以「大學生的品德教育」之議題,探討大學教育該如何發展一套培養「品德」的方法,讓品德教育能成為主流。

 

第四場論壇來到南華大學,由林聰明校長主持,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比較宗教學院克里斯.馮克校長、英國卡迪夫大學甯梵夫教授以及中國廣州中山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龔雋教授擔任引言人,與大家一起探討「大學生的品德教育」。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表示,創辦人星雲大師曾在南華教師共識營中給師生的勉勵語中提到:「南華人的性格」要具有慈悲的性格"、勤勞的性格"、守信用的性格"、感恩的性格"、忍耐的性格"與負辱的性格",學校也依循大師的箴言,鼓勵學生在追求知識之外,能遵守大師的理念。林校長指出,南華大學為實踐品德教育人才培育,特別結合通識教育課程,讓學生能從「做中學」;另外亦透過服務學習課程培養學生具備服務、反思、實踐的能力,體驗社會結合人格價值的重要性。林校長也提到,志工課程是該校學生訓練品德教育的重點,除了鼓勵結合社區服務活動之外,也讓學生走出台灣,到海外當志工,此外,更將品德育融入生活環境以及學習環境中。

 

林校長指出,南華大學近幾年推動「生命教育」已漸受肯定並獲得許多佳績,包含連續三年獲教育部頒發「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獲選「三好校園實踐典範學校」及「品德教育績優學校」等獎項,同時也建立完整的生命教育教材,推廣生命教育及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三好運動精神,相信有了良好的品德才能建立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

 

引言人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比較宗教學院克里斯.馮克校長說,即使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也都蘊含品德教育的道理;英國卡迪夫大學甯梵夫教授認為,性格和道德很難連結,但在南華大學校園裡看得到學校從生活中落實星雲大師三好運動的精神,從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品德;中國廣州中山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龔雋教授分享近十年來中國大陸發展品德教育的情況,同時也提到台灣對品德教育的重視與推動比大陸深入,未來兩岸可以針對品德教育做深度的交流。此次論壇與會人員討論相當踴躍,也為品德教育的推動提出良好的建言。

 

該校為此論壇特別安排親善大使進行校園導覽,介紹最具特色的e化教學環境「e學苑」之外,也導覽近期啟用的教學大樓「中道樓」,並參觀藝術學院各系所學生的創作展覽;來自巴西的南華大學足球隊也列隊歡迎貴賓蒞臨。午宴餐敘則以茶樂方式讓貴賓體驗在地慢活文化,民族音樂系師生也於現場演奏樂曲,並結合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同學的太極拳帶來精彩的演出,相當受到貴賓的讚賞。該校除了展現人文學風,當天也因應科技潮流,安排機器人迎賓,更以VR(內建主機)展示國際生融入三好校園的影片,也讓觀賞的貴賓有身歷其境的體驗。向來重視節能減碳與環保的南華大學,這次也引進兼具環保與健康的「油切水」技術,讓貴賓見識到不用洗潔劑,只要用清水也能將油膩的碗盤清洗乾淨,也展現該校推動環境永續的努力。

 

 

「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的特色在於透過更多的互動、討論與交流,經由聯誼認識彼此,而更能針對不同專業或領域進行討論、分享與開展,進而攜手共創大學教育的未來。同時,也藉由論壇平台形式透過討論、知識分享與積累,提供大學辦學方向之參考,對全球的教育與人類的生活善盡宗教辦學的貢獻。

 

 刊載新聞媒體

JWTnews新聞

數位台灣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民時新聞網

上傳日期:106.11.5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 社服關懷〕 〔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 宗教民俗〕

廚餘回收來養豬  循環利用又惜福

廚餘回收來養豬  循環利用又惜福

小農舍紅豆燒

嘉義市文雅街 (05)2775249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