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高山鐵路文化國際交流 印度貴賓分享鐵道經驗 

 

〔記者吳宗義/嘉義縣報導〕去年底印度與阿里山森林鐵路簽訂世界遺產合作推動備忘錄,今年73日至6日印度鐵道部助理次長Mr. Rajendra K. Verma、鐵道遺產司司長Mr. Subrata Nath、鐵道部東北鐵路總工程師Mr. B. Lakra等人受邀來訪,由農委會接待。並邀請其搭乘遊輪式列車一訪阿里山的秘境車站—十字路,印度貴賓對於台灣豐富的人文及自然風貌印象深刻。

 

阿里山森林鐵路為推廣鐵路文化國際交流,自75年與日本大井川締結姊妹鐵道後,於102年再與日本黑部峽谷鐵道締結姊妹鐵道,1055月與瑞士馬特洪哥塔鐵道及高納葛拉特鐵道簽署姊妹鐵道,10512月與印度簽署鐵路遺產合作意向書,因此促成此次台印遺產鐵路交流之契機。

 

全球5條高山鐵路世界遺產中印度有3條,(1)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2)西姆拉鐵路及(3)尼吉里鐵路,其使用之特殊工法和阿里山森林鐵路相類似,據其鐵道遺產司司長Mr. Subrata Nath表示:大吉嶺鐵道擁有5個之字形折返式路線及2個雙迴圈、1個單迴圈之螺旋路線,與阿里山森林鐵路4個之字形路線與獨立山3螺旋相互輝映,象徵台灣拓展鐵路外交的重要里程碑,也為阿里山森林鐵路登錄世界文化遺產邁出一大步。

 

為了增進雙方之了解,農委會林務局特別邀請來自印度的貴賓搭乘75日上午820分跟著森鐵去旅行郵輪式列車,至十字社區參與慶祝活動;列車抵達十字路車站時,在十字社區發展協會帶領社區民眾及十字國小師生小提琴樂聲熱烈歡迎,並向來賓說明十字社區的文化由來及現場環境特色。

 

十字社區專業導覽人員帶領著貴賓、旅客一同深度探訪十字社區,有大福麻糬DIY及鐵道茶席、挑夫下山、人力板車古體驗等,尤其麻糬的Q軟滋味贊不絕口,並試拉一下木馬道上杉木,體驗先人的辛苦。當日與會貴賓、首航旅客及社區民眾共同慶祝這趟首航歷史紀念,也很高興阿里山森林鐵路能再度恢復行駛至十字車站。活動中,十字社區發展協會特別邀請由十字國小師長帶領小小解說員說唱社區故事,讓旅客們能一同感受十字車站的文化脈絡與口傳歷史歌謠。 

 

印度嘉賓對結合社區特色辦理活動非常讚賞,鐵道部助理次長Mr. Rajendra K. Verma表示,印度鐵路有6.6萬公里長、130餘萬名員工、每年載運旅客達81億人,並擁有39部可行駛之蒸汽火車與34座鐵道博物館,為了讓全世界看到鐵路文化遺產的珍貴性及提升鐵路沿線工作機會,因此透過申請世界遺產鐵路,達到鐵路傳統技術的保存、沿線村民商業活動與生活文化的連結及提升。

 

Mr. Rajendra K. Verma同時在從嘉義車庫園區參觀及參與十字村活動後也提出中肯的建議:(1)設立鐵道博物館,嘉義車庫園區可規劃為戶外博物館。(2)建立完整鐵道保存及維護管理計畫,保留及傳承鐵道機械工藝,包括蒸汽機車機械維修、燃煤技術等。(3)結合鐵路沿線村落與生態,推出鐵路文化生態旅程,再度勾喚起大家共同記憶,增加鐵路旅程的多樣性(4)透過現代媒體傳播,如大吉嶺鐵道與寶來塢電影合作拍攝影片,展現其特色及有效行銷,也期望阿里山森林鐵路能成成功成為世界鐵道遺產的一員。

 

 刊載新聞媒體

JWTnews新聞

數位台灣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民時新聞網

華菲通訊社 民眾電子報 兩岸時報 全國旅遊時報 指傳媒

上傳日期:106.7.5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 社服關懷〕 〔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 宗教民俗〕

小農舍紅豆燒

嘉義市文雅街 (05)2775249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