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歡喜慶端午 伊甸偏鄉長輩樂當包粽志工 

 

〔記者薛恕禎/嘉義縣報導〕端午偏鄉「粽」飄香!這周就是端午連假,為讓偏鄉失智長輩們擁有一個難忘的端午佳節,伊甸基金會馨梅園老人日照中心5/24日上午邀請接受服務的失智長輩們及梅北社區發展協會的熱心阿嬤志工一起加入「一日包粽志工」的行列,看到桌上滿滿的食材,香氣撲皮的豬肉餡及香菇…等材料,現場平均年齡超過75歲的阿公阿嬤們,動作瞬間都變得很靈活,大家捲起袖子,拿起粽葉、放糯米、擺餡料、壓粽型、綁棉繩,每個步驟都不馬虎,巧手一包,一串串有稜有角的粽子,陸續出爐,短短兩個鐘頭,近百顆傳愛肉粽煮熟後,還要由鄰近的梅北、梅東、梅南村長及第一線服務人員送至社區獨居爺爺奶奶的家中,溫暖長輩的心。

今年85歲的阿敏爺爺,領有中度失智症手冊,7年前因為腦中風,阿敏爺爺逐漸失智,對時間、空間及方向感覺混亂,不知道現在身處何處,加上右手攣縮,右腳較無力走路常拖地,平日生活及外出都須依靠同樣高齡的老婆一人照顧,老人照顧老人的情況下,沒有喘息的時間,沉重的壓力更讓阿敏爺爺的老婆讓疲憊不已,直到一年前透過嘉義縣長照中心的轉介,阿敏爺爺來到了伊甸基金會馨梅園日照中心,每天早上九點,阿敏爺爺就會來到中心接受服務,日照中心提供生活照顧、生活自立訓練、健康促進、文康休閒活動、餐飲服務、交通接送、福利諮詢轉介等等,透過多元化的專業課程,除了可以培養長輩發揮自己的優點,還可以延緩退化速度,成為減輕家屬照顧負荷的支持。

伊甸馨梅園日照中心社工莊玉婷表示,阿敏爺爺剛來到日照中心時,一整天說不到幾句話,連歌唱活動也是聽著別人唱,因為手腳功能較差,團康運動也只能部份參與,但這段時間以來,透過物理治療師安排的復健課程,及社工和照服員們在旁熱情鼓勵,現在的阿敏爺爺不僅可以將右手高舉過頭,右腳離地行走的時間也增加了,不僅能獨自完成益智桌遊,心情好的時候,還會高唱望春風呢!

為了幫助更多失智長輩可以接受服務,減緩退化的程度,嘉義縣社會局委託伊甸基金會於民國104年9月開始於梅山鄉成立「馨梅園失智日照中心」,伊甸基金會雲嘉區區長洪宏錡表示,失智長輩白天在日照中心活動,由社工及照服員提供專業的服務及課程,不僅促進健康,增進人際互動外,晚上還可以回家與家人同聚,除了減輕家人平日的照顧負擔,還兼顧了失智長輩的照顧需求及家人關係維護,除了希望減緩長輩們老化的速度,擁有更開闊的人生,更希望進而達到在地老化的目標。

 

 刊載新聞媒體

JWTnews新聞

數位台灣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民時新聞網

上傳日期:106.5.24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 社服關懷〕 〔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 宗教民俗〕

嘉義市衛生局─腸病毒防治

嘉義市衛生局─食安在嘉

TOP智慧城嘉義市

小農舍紅豆燒

嘉義市文雅街 (05)2775249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