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展現大自然質樸感 沈香齊陶藝展

沈香齊把大自然的質樸展現到陶藝上。

 

〔記者邱嘉琪、郭政隆/嘉義市報導〕嘉義番路陶藝家沈香齊玩土捏陶30年,擅於取大自然素材成為創作靈感,竹子、瓜果、樹根等都能成為陶藝作品的主題,尤其有些成為實用又兼具美感的手捏壼,嘉義巿立博物館即日起至528日展出「沈香齊舞弄陶藝創作展」,約有110件多元且顛覆傳統的作品與民眾分享。

 

沈香齊在淳樸的嘉義縣番路鄉長大,從小對大自然十分親近與著迷,30年前專心投入於陶藝創作,大自然素材成為她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透過細膩的觀察和不怕挑戰的精神,用巧手把石磨、樹根、竹子、枕木、瓜果和小動物等,幻化成一件件值得細細品味的陶藝,尤其是手捏壼更是有別於一般的想像,一根彎曲的竹,顏色樸拙,讓人看不出壼嘴、壼把、壼身在哪裡,透過沈香齊介紹,仔細一瞧才一一辨識出來,饒富趣味。

 

沈香齊的手捏壼造型各異其趣,但強調都是真正可以拿來泡茶的。她說:「我的手捏壼,實用為第一,美感為次要。」沈香齊還提到她喜歡不完整的作品,譬如有破損及裂痕的,就像大自然中的樹、竹、瓜果等難免有蟲咬、裂果的痕跡,亦呼應有起落、有缺憾的人生走來才是豐富精彩。沈香齊說:「我的小兒子說我做破掉的竹子是歹竹,所幸有出我這個好筍。」創作獲家人支持和肯定的喜悅溢於言表。

 

這次展出的作品有各式各樣的陶壼和壼燈,達110件,多元豐富,沈香齊挑戰成功的大自然質樸手感及色澤都在作品中呈現,5日記者會中,嘉義縣議會議長張明達以沈香齊國小同學身份出席致賀,張明達表示,沈香齊小時候就很愛土,現在她的作品到博物館展覽,替她高興,還打趣沈香齊的先生曾跟他抱怨:「我太太的生命裡只有土,完全沒有我的存在。」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今日NOWnews

Yahoo雅虎新聞

Hi Net新聞

新浪新聞

PChome新聞

buzzbooklet

Facebook臉書

China News

Ktzones

優仕網共產檔

JWTnews新聞

數位台灣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一刻館

民時新聞網

       

上傳日期:106.5.5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 社服關懷〕 〔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 宗教民俗〕

嘉義市衛生局─腸病毒防治

嘉義市衛生局─食安在嘉

TOP智慧城嘉義市

小農舍紅豆燒

嘉義市文雅街 (05)2775249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