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news 地方新聞 近期新聞總覽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教育學習〕〔文化藝術〕〔生活環境〕〔農漁工商〕〔 社服關懷〕〔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宗教民俗〕

書法茶藝相結合 城市觀光齊推展 

蕭議長等來賓參觀書法名家沈燕誠揮毫。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流傳數千年的茶香文化,迄今已成日常生活的民生飲品,嘉義縣青溪新文藝學會為了讓民眾對茶文化有更深層一層的認識,同時也為提升書法學習風氣,12/31日於嘉義市文化公園辦了一場新面貌的「無我茶宴」,司茶人、賓客共同席地而坐,不分彼此、階級,共同論茶品茗,現在還邀請沈燕誠、吳國進、蕭吉川、曹淑蕊等書法名家現場揮毫,並予現場義賣,所得款項全數捐予竹崎高中之推展書法教育基金。

在連日溼冷後,12/31日的溫暖晴空,讓陰霾盡消,無我茶宴會場更是人氣鼎盛,更在蕭淑麗議長、雲嘉南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徐文志、嘉義後指部指揮官陳弘毅、市議員傅大偉、戴寧、郭文居的共襄盛舉,及各來賓的熱情參與下,讓現場更是熱絡與隨和,動態在書法名家的現場揮毫及蕭議長首拍義賣的名家揮毫作品時,各方標聲不絕,讓現場高潮不斷;同時另一方的茶席,司茶人柔和的調茶、泡茶、奉茶,及賓客的聞香品茗中,也呈現一份靜謐之美。

嘉義市議長蕭淑麗表示,中華茶文化已推廣幾千年,從中國大陸的茶馬古道到今天的阿里山高山茶,可以說聞名遐邇,飲茶文化也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此同時也要感謝所有藝文界的朋友,將藝術融入生活,讓生活成為一門藝術,在藝文與茶道相結合下,藉由茶道文化的推廣來推我們的觀光,也讓我們的茶農及茶業產業能夠蓬勃發展,而嘉義市是以發展觀光業為主,要感謝藝文界的好朋友們,不僅僅推動藝文的發展,也推動城市觀光的發展,一個城市的繁榮與否,不在於高樓大廈的多寡,不在於霓虹燈下的繁華,而在於這個城市有沒有內涵、有沒有文化。

嘉義縣青溪新文藝學會理事長毛啟華指出,無我茶會以席地而坐的方式來舉辦無我茶"宴",是透過簡單的地墊舖設、簡單的茶具、保溫瓶就能户外泡茶,沒有高低、貴賤、不分彼此達到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喝茶的無我精神。並以此為延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善良風氣;毛啟華指出,參與的茶人是來自於北中南,這些對茶席、茶文化跟茶,都是有相當研究認知的茶道師,而現場揮的書法老師,也都是造詣極深的名家,他們透過文字的力量讓書法作品的表現,使茶席擺設的更有文化氣息。

協辦此次活動的嘉義後指部政戰處長蔡佳芸中校也說明,中國人喝茶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茶的意義代表了高尚的情操,禮儀的展現,更是一種藝術的昇華,今天在現場看到了每位茶人老師及文藝老師的精湛技藝,更是另一種層次的表現,現今社會人們生活緊湊,透過本次茶宴活動,近距離觀察茶師沏茶、賞茶、品茶技藝,不但心靈得到放鬆,彼此情感也更加拉近,能夠有幸參加本次活動,感到十分榮幸。
 

瀏覽更多照片,請參閱:Facebook臉書

 

 刊載新聞媒體

今日NOWnews

JWTnews新聞

數位台灣嘉義新聞

大台灣嘉義新聞

焦點新聞

buzzbooklet

Facebook臉書

江苏卫视

Ktzones

一刻館

亞傳媒

兩岸時報

民時新聞網

民生好報

華菲通訊社

兩岸好報

民生新聞網

兩岸好康報

冠騰傳媒

亮點新聞網

省新聞記協新聞網

水傳媒

全國旅遊時報

南投旅遊新聞網

海峽連線時報

兩岸聯合報導

藝傳媒

法訊時報

台灣聯播網

台灣明鏡新聞網

阿猴新聞網

分享報

 中華時報

 

 

上傳日期:105.12.31                                                                                           新聞總覽             (回首頁)  

   新聞意見回應留言板

 

〔政治經濟〕 〔社會案件〕 〔教育學習〕 〔文化藝術〕  〔生活環境〕 〔農漁工商〕 〔 社服關懷〕 〔 休閒美食〕〔 醫療保健〕 〔 宗教民俗〕

小農舍紅豆燒

嘉義市文雅街 (05)2775249

阿里山奮起湖雅琇山莊

嘉義縣竹崎鄉奮起湖159-1號 

(05)2561336 (3線) 傳真:(05)2562117

政文堂胎毛筆

發財印(臍帶印章)

書畫毛筆

文昌筆